地區(qū): | 獻縣 |
分類: | 政府機構(gòu) > 人民政府 |
網(wǎng)址: | 進入網(wǎng)上辦事大廳 |
工作時間: | 上午8:30-12:00,下午14:30-17:30,法定節(jié)假日除外 |
電話: | (0317)4622222 |
地址: | 河北省滄州市獻縣西大街5號 |
獻縣位于河北省東南部,隸屬于滄州市,北靠京津,東臨渤海,南通中原,西接石家莊,距雄安新區(qū)不足80公里,是京津冀都市圈、環(huán)渤海經(jīng)濟圈縣(市、區(qū))之一??偯娣e1174平方公里,轄7個鎮(zhèn)、11個鄉(xiāng)、1個國營農(nóng)場、500個行政村,總?cè)丝?6萬。
獻縣是儒家文化的再生地——獻縣歷史悠久,有2000余年發(fā)展史,西漢武帝之兄劉德封國,劉德招攬毛萇、貫公等經(jīng)學博士,搜集整理先秦儒家典籍,使《尚書》、《禮記》、《詩經(jīng)》等儒家典籍得以流傳后世,為“秦劫楚火”之后儒家文化復興和漢文化的弘揚做出巨大貢獻;劉德去世后,漢武帝因其聰明睿智追謚為“獻”,獻縣的名稱由此而來。
獻縣是實事求是的發(fā)源地——東漢史學家班固在《漢書﹒獻王傳》中評價獻王劉德“修學好古、實事求是”,這便是成語“實事求是”的最初出處,后被毛澤東主席引用,成為我黨的思想路線。
獻縣是中西文化的融匯地——“華北第一堂”張莊天主教堂、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漢代墓群、世界最長的不對稱石拱橋單橋,以及全國百家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馬本齋紀念館等人文景觀交相輝映,一代文宗紀曉嵐、周恩來入黨介紹人張申府、民族英雄馬本齋、哲學泰斗張岱年等英才俊杰從這里走出。
獻縣是金絲小棗的原產(chǎn)地——南北朝時期獻縣人劉仲思培育出棗中極品——金絲小棗,現(xiàn)有金絲小棗林地40萬畝,年產(chǎn)小棗10萬噸,因此享有“中國金絲小棗之鄉(xiāng)”的美譽。
獻縣是民族宗教大縣。獻縣張莊天主教堂為哥特式建筑,素有“華北第一堂”之稱,現(xiàn)為天主教滄州教區(qū)主教府所在地。全縣除漢族外,回族人口最多,有6000余人。
獻縣是防洪大縣。獻縣泛區(qū)俗稱“獻縣四十八村”,是全國97個重點蓄滯洪區(qū)之一,占地面積173平方公里,區(qū)內(nèi)有3個鄉(xiāng)53個行政村、7.2萬人。
獻縣是中國溫泉之城。獻縣地熱資源豐富,具有埋藏淺、溫度高、儲量大、區(qū)位優(yōu)等特點,熱儲層面積987平方公里,已探明可開采量50億立方米,被命名為“中國溫泉之城”。